1. ZARA产品
Zara是西班牙的一个平民化的,嗯,算是快餐品牌吧。其品牌主要的设计风格是比较典型的西班牙风,也有些复古的英伦风,而且还有很多款式都是带有欧美范十足的设计感。现在也有一系列更加独具风格的服装款式了。Zara的衣服风格还是比较多变的,也较适合年龄在二十岁到四十岁左右的女性吧。
2. ZARA产品线
zara旗下的内衣牌子叫做oysho。
oysho成立于2001年,为集团Zara将革命性概念衍生到女士内衣及紧身衣的世界理念。它隶属于Inditex集团,共享着集团内的经营方针和时尚概念,以紧贴潮流的步伐节奏,时尚设计及高品质的女士内衣及紧身衣产品系列。
自2001年以来,除了紧身衣及内衣系列以外,oysho还推陈出新了其他系列令品牌的产品选择更趋全面完善,例如授权商品系列、家居服、周末装,配饰以及鞋履系列。
oysho是个充满青春活力与时尚动感的品牌,将每季潮流元素赋予旗下所有产品线。因此oysho带来了有趣、性感且女性味十足的内衣系列,舒适而休闲的家居服饰以及相应的配饰和鞋履。品牌的宗旨就是满足那些总是喜好用服饰反映自己品味和风格的顾客们。
3. ZARA产品组合
zara是简洁大方,定位在ol类型,中低价位的衣服,属于快时尚品牌,全球公认的5大快时尚是zara,h&m,gap,a&c,mango,这5个品牌都属于紧跟大牌的设计。 H&M,瑞典牌子,;GAP,美国牌子,;Arts & Crafts 是来自挪威,MANGO,西班牙牌子,以时尚、流行、大都会感的服装设计成功赢得全球女性的一致青睐。
4. zara产品定位
ZARA快时尚的市场定位,要求其具有极快的市场反应速度,能够快速捕捉当下时尚元素,并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设计、生产出来然后在全球范围内上架。因此,ZARA拥有庞大的设计师团队。
这些设计师并不是待在设计室中去设计时尚元素,而是到全球各地的时装发布会等收集当下的时尚元素,然后通过跨部门的设计团队,将产品设计出来并交给生产部门生产。他们设计团队不仅包括设计师,还包括市场专家和供应链管理者,这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而且借助ZARA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可以保证这些产品快速上市。
再进一步来说,首先ZARA的原材料供应商有40%来自其母公司,可以优先尽最大可能提供原料,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200家的原材料生产企业为其提供原料,而每家的供货份额最多不超过4%。这就意味着每家的供货量没有压力,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供货商多,这家有问题,另外一家立马补上,这种高度整合的采购环节既可以保证质量还可以保证速度。
在生产环节,ZARA做到了高度的标准化。高度标准化绝对是现代制造企业的核心优势之一,打个比方,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成功之处就是他们做出来的炸鸡腿、鸡米花永远都是那个味道。而中国的全聚德烤鸭难以实现如此大规模的推广和销售就是没能做到高度标准化。
有点扯远了,除了采购与生产,关键的配送环节来了。
ZARA的极速供应链体现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速,不仅能够快速捕捉时尚元素,设计定稿交给生产部门快速生产,而且能够在零库存的条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确的产品在需要的时间内把需要的数量配送到全球每一个店面上架。
5. zara产品策略分析
ZARA是快销品牌,讲究走量。有量的东西价格不能高了。衣服的面料、配饰和做工的成本就在那里。价格差的是品牌的营销策略。ZARA其实在中国的价钱和在欧洲的差不多,基本直接按汇率算,买过一件厚的抓绒帽衫,才15欧,合150块。可是对比国外的工资,人家那才真是买一件就穿一两次,假如你月收入2000会在乎一件15块的衣服吗
6. ZARA产品特点
大众,时尚,价格适中,性价比高
7. ZARA产品线的长度,深度,宽度和相关度
有的,万达品牌有:主力店有ZARA、耐克、阿迪达斯、李宁、ESPRIT、欧莱雅、法尔曼、Dior、兰寇、戴梦德、周大生、爱步、奥卡索、百丽、皮尔卡丹等。例如:
1、入驻万达广场的大多是知名品牌,比如丝芙兰、屈臣氏、兰蔻、圣罗兰、SK2、呼吸、拱辰科颜氏等大牌化妆品。
2、每一家万达广场入驻的商家都不一样,具体要看是在哪里,一些比较繁华、一、二线的城市一般都有。比如上海杨浦区的万达广场是有一家科颜氏的专柜的。
8. zara产品介绍
ZARA是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87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
几乎所有中国制造的Zara都是简单的产品。西班牙制造的Zara比其他地方有更好的设计感,包括一些最流行的款式和元素。西班牙制造的Zara比其他地方制造的Zara有更好的质感,甚至包括纽扣和其他细节。
9. ZARA产品策划推广
汉派女装主要是指湖北武汉地区的女装。
汉派女装服务的年龄主要在35~65岁,实穿性强且面料颜色偏深,主要以灰色、黑色、棕色为主,尺码较大。款式上既休闲又职业化,既有高档也有中低档,穿着合身得体、端庄大方。不过以低档为主,汉派的秋冬装,在全国市场上占一定的份额,主要以自产自销为主,价格相对来说很低,
纺织是武汉传统产业,“汉派”服装是武汉的一块招牌,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凭借起步较早的产业结构和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汉派”服装以大众化、平民化的风格逐步名扬海内外。
扩展资料
汉派服装曾一度与京、粤、沪等流派齐名,因“线条大气、色彩艳丽”而风行全国。1995年,太和、佐尔美、红人等汉派服装企业组团参加了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此之前,还没有地方品牌组团参展的先例。但到了2010年,武汉只有猫人一家出现在这一舞台上。
那时,产品供不应求,汉正街一些商铺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售卖服装,款式新颖、价格实惠,广受欢迎。全国的客商争相采购汉派服装,然后运到全国各地销售。”刘树仁描述起当年的情形仍很自豪。
2000年前后,服装行业迎来品牌化发展大潮,商场纷纷改走精品路线,没有及时转型的汉派服装日渐没落。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但汉派服装缺少有竞争力的品牌、缺少个性突出的设计师、艺术水平比较落后、品牌的策划包装不够,这些都制约了武汉服装产业的发展。
衣食住行,衣为首。我认为,服装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表示出信心。今年10月,武汉市首次将以服装为代表的时尚消费产业列为该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计划2016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美好的期待与现实仍有差距。”博美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潇认为,深圳前10名的服装公司一年的产值超过武汉1600家企业一年的产值,汉派女装品牌认同度不高,商场也看不上。
芭瑞维莎国际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峰拿汉派服装和杭派服装作比较。他认为,杭州服装业内外部环境都比武汉好。外部环境是政府的扶持,他们专门为服装企业圈定了工业园;从内部看,杭州服装公司品牌意识较强,没有低层面的竞争。这两点正是重振汉派服装的努力方向。
尽管目前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李潇、江峰和许多汉派服装企业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武汉的服装产业优势依然存在,政府可出台更多可行的计划,例如资助企业参加国际服装展销会,帮助企业充分展现自己的产品等。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服装市场,汉派服装机会很大。刘树仁表示,武汉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知名品牌,但是品牌之路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他说,任何一个做服装的企业都有一个ZARA情节,很多武汉服装人的理想就是赶上这个品牌。
10. zara产品结构分析
ZARA品牌橱窗设计和陈列设计师以创意主题上共享得到相同的灵感,主题“反映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沟通大都市,必须走过,有勇气,每一天”。透过ZARA品牌橱窗设计让每个消费者都可以读懂并感受到出于ZARA他/她自己的时尚理念:ZARA米兰橱窗设计是由白钢、PVC、铝型材、木材、LED等多材料构造而成橱窗陈列道具,4米高的橱窗展示图腾溶入3个人体模型完成的艺术品从商店的各个入口都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