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历史故事或传说,急!求高手帮忙!

买包网 2023-02-03 19:46 编辑:admin 61阅读

马头琴的故事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近几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蒙古人爱马,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马头琴的来源,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察哈尔草原上,有一个蒙古族青年叫苏和。苏和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放羊过活。一天,苏和在牧归的路上捡到了一匹小白马,便将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一天天长大。它浑身雪白,美丽健壮,深得苏和祖孙俩的喜爱。它也整日与主人形影不离。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并许诺谁取得冠军便把女儿嫁给谁。在朋友们的劝说鼓励下,苏和也骑着自己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了比赛,而且获得了冠军。可王爷不但不兑现诺言,反而打伤了苏和,抢走了他的小白马。一天晚上,睡梦中的苏和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来是为摆脱王爷、回到主人身边而身中数箭的的小白马跑了回来。因伤势过重,小白马第二天便死去了,苏和悲痛万分,几天几夜茶饭不进。一天夜里,苏和梦见了小白马,他抚摸着它,它也靠近主人,轻轻地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做成了一只琴,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每当他思念小白马时,便拉起琴来。从此,马头琴便传遍了草原

蒙古包,蒙古族特有民居。其建筑方法是用驼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圆形墙壁。圆顶陶敖直径为1.5m,上饰美丽花纹。包顶外形均是圆锥体,通常用一层或二层乃至多层毛毡或帆布覆盖,最后用一块矩形毛毡把陶敖覆盖以过夜或防雨雪。将哈那和乌乃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拆卸时将哈那折叠成束,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等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形式美,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变化。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

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它们易于蹂躏、搬运和装置。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组成。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互相交织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略60根被称作'乌尼 '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再用皮绳、鬓绳把各部分紧紧地扎在一起,然后表里铺挂上用羊毛编织成的毡子加以封闭,一个外表精良的蒙古包就设备告终了。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百姓用最爽快的手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设。 '蒙古包'的名称源自高语,蒙古包在蒙文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屋子,当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的房子。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是'家'的兴趣,'博'与'包'音近,跟着满清入关,蒙古包就行动一种译音散布下来,于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史书。游牧民族的特性必需随着水源、牧草无间迁徙,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充分适应了这种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精良方便,拆卸输送很容易,且美观适用,风雪降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洗包顶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障碍。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透风。白色的外面,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料布料做成的顺心斑纹。充分显露了功效要乞降审美要求的调和。[1]

蒙古包 - 蒙古包的名称和由来

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以“哈那”多少来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哈那、8个哈那、10个哈那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为大型蒙古包,过去草原上是罕见的。但近几年,锡林郭勒盟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已多次出来了。

包门朝南开,包内正北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边是客人的位置,东边是家人就坐的和做饭的地方,东南是炉灶。现在,大多数牧民有两座蒙古包,一座往人,一座作仓库或做饭烧茶做奶食品。随着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好多牧户搬进砖瓦房,实现了定居游牧。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农牧民已普遍居住砖木结构的房舍。

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东北、西北、正北),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史记 ― 匈奴列转》:“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隋代的薛道衡在咏王昭君的乐府诗中,有“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的句子。长春真人邱处机诗中,亦有“皮裘毡帐亦开颜”的句子。《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汉语既是音译,又是意译。

蒙古包的形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现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时代,才会自己制造“洞室”,在地面挖一个地洞,沿洞壁用木头、石头之类诌L起来,L得快齐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与木石墙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乌尔斡。洞顶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简单的壕作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时兼有走烟出气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后来就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满洲、蒙古都把这种洞室称为乌尔斡。乌尔这一词就是“挖”的意思,至今仍用在卫拉特蒙古的口语中。现在的普通蒙古语中,乌尔斡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毡,引伸为“家”、“户”、“居民”等意。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陈迹的遗留。

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雏形。这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窝棚再向前一步,支架变成哈那,并跟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

蒙古包 - 蒙古包的优越性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适应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永恒的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的毡门,也格外美丽。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增加美感,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外罩有红有兰,宛如红莲青莲。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为鲜艳夺目。

包内部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蒙古包 - 蒙古包的看盘和下盘

蒙古语说看盘,叫看努图克。努图克的意思,即包括了蒙古包址,也包括营盘、草场、故乡等意思。牧民过去有四个努图克,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轮牧,有四个建包的地方、四个营盘和四块大的草场。现在的看盘,主要是指长久居住的地方---冬营盘或定居点。看盘主要是从气候、水草、疫病、狼害、骚乱等方面考虑,即与经济方式有关系,也与禁忌习惯有关。

冬营地主要是选择芨芨草众多,沙蒿沙竹密集,地形不利于积雪,背风,太阳好的去处。相对封闭的地方,南北有山头、东西有大梁。

选冬营地时,还要选像一个蒙古人铺开袍襟端坐那样的地形,后面是靠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这样的地方,照看牲畜方便,人住下向阳背风,目光远大,心情舒畅。选好草场以后,选包址的时候,如果马在哪里尿了,哪里就最吉利,喇嘛也不用问,就在那里建包。这与蒙古人尚武爱马,视之为战友、宝驹、希望的观念有关。

春天为冬夏之交的游牧,选址不太注意。向阳有草即可。夏营地要选择沙葱、柞檬、冷蒿、山葱、野韭菜等辣草丰富的地方,适合远望的高地。这种地方夏天空气好,少蚊蝇,不怕洪水。

秋营地选择带籽草丰富的地方,山谷或地势低的地方轧盘。因为春秋风大,忌在风口轧盘,地势不能太高。因为地势高的地方草枯的早。

下盘就是建立浩特,也就是建立家园。一般都是圆形的,这是蒙古人自古以来的规矩,称为呼热。游牧的呼热一般不超过二三家。现在一般只是在固定的地盘上放牧,但是呼热的形式还一直保持到今天。

下盘时搭包要分长幼尊卑。长辈或主要的人家在西北或正北搭包。其他人家便在其左翼或两翼往下排列。而且毡包的套瑙横木要和主人的套瑙横木要错开。这是由于尊重长辈或和睦邻里的习惯形成的。这样几户人家就自然形成弓形。车辆排列在东北面,牛练绳在前面三个方向(西南、正南、东南)圈成一个向北的半圆,在其上拴牛,这样两个半圆便合成一个呼热。呼热的中央是卧羊的地方,离包近的地方栓牛犊,还有羊羔的羔棚。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管理牲畜方便,保护幼畜不受侵害。灰倒在西南或东南。蒙古地区风大,且多西北风。这样的布局灰尘不会刮进包内,也对防火、清洁和人畜健康有好处。这种下盘方式,是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古代的传统遗留形成的。

蒙古包,蒙古族特有民居。其建筑方法是用驼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圆形墙壁。圆顶陶敖直径为1.5m,上饰美丽花纹。包顶外形均是圆锥体,通常用一层或二层乃至多层毛毡或帆布覆盖,最后用一块矩形毛毡把陶敖覆盖以过夜或防雨雪。将哈那和乌乃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拆卸时将哈那折叠成束,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等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形式美,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变化。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

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它们易于蹂躏、搬运和装置。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组成。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互相交织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略60根被称作'乌尼 '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再用皮绳、鬓绳把各部分紧紧地扎在一起,然后表里铺挂上用羊毛编织成的毡子加以封闭,一个外表精良的蒙古包就设备告终了。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百姓用最爽快的手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设。 '蒙古包'的名称源自高语,蒙古包在蒙文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屋子,当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的房子。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是'家'的兴趣,'博'与'包'音近,跟着满清入关,蒙古包就行动一种译音散布下来,于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史书。游牧民族的特性必需随着水源、牧草无间迁徙,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充分适应了这种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精良方便,拆卸输送很容易,且美观适用,风雪降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洗包顶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障碍。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透风。白色的外面,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料布料做成的顺心斑纹。充分显露了功效要乞降审美要求的调和。[1]

蒙古包 - 蒙古包的名称和由来

史上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以“哈那”多少来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哈那、8个哈那、10个哈那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为大型蒙古包,过去草原上是罕见的。但近几年,锡林郭勒盟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已多次出来了。

包门朝南开,包内正北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边是客人的位置,东边是家人就坐的和做饭的地方,东南是炉灶。现在,大多数牧民有两座蒙古包,一座往人,一座作仓库或做饭烧茶做奶食品。随着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好多牧户搬进砖瓦房,实现了定居游牧。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农牧民已普遍居住砖木结构的房舍。

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东北、西北、正北),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史记 ― 匈奴列转》:“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隋代的薛道衡在咏王昭君的乐府诗中,有“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的句子。长春真人邱处机诗中,亦有“皮裘毡帐亦开颜”的句子。《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汉语既是音译,又是意译。

蒙古包的形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现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时代,才会自己制造“洞室”,在地面挖一个地洞,沿洞壁用木头、石头之类诌L起来,L得快齐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与木石墙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乌尔斡。洞顶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简单的壕作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时兼有走烟出气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后来就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满洲、蒙古都把这种洞室称为乌尔斡。乌尔这一词就是“挖”的意思,至今仍用在卫拉特蒙古的口语中。现在的普通蒙古语中,乌尔斡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毡,引伸为“家”、“户”、“居民”等意。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陈迹的遗留。

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雏形。这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窝棚再向前一步,支架变成哈那,并跟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

蒙古包 - 蒙古包的优越性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造出了用木料、毛毡建造的造型独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也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因为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特点,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以后,会在它后面适当的距离,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这是因为蒙古包没有菱角,光滑溜圆,呈流线型形状。包顶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强(如桥梁之拱形)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大风来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积起来。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

蒙古包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这归功于它的形态构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对搭得“陡”一些,再把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包顶又是圆的,雨水只能从顶毡上顺着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压力会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寻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没听说一个冻坏的。因为其一,包内有火,牛羊的粪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毡子一层,隔风性能较好。其三,还可以在包内盘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会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凉。因为它系球体,通体发白,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还可以开风窗,还可把围毡边撩起来。

适应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蒙古包的应运而生,给千万里长距离的自由迁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为是一种组合式的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女人都可以搭起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它从车上或骆驼乘上卸下来,等人生着火熬好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围绳、带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很快能卸完。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都是分开的。外面覆盖的顶毡、围毡都是单个的,任何一件,一个女人都可以举起来放在车上。蒙古包用骆驼驮运,用车装载,都特别适合。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装载完了。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来就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东西。如果是有钱人家,就把东西放在轿车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两三峰骆驼或两三辆勒勒车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连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语有一个习惯的说法,把家园称为---格日特日格(家车)。

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发愁。剪下羊毛擀毡子,外面搭的东西就有了。剪下驼马鬃、尾,就可以搓成围绳和带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可以缩小。但是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儿子成家的时候,都要盖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备今后生儿育女,扩大毡包。扩大毡包的时候,把套瑙换掉,增加乌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这种制作容易,修理简便的特点,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现在。

永恒的日晷

蒙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的长期观察,按着太阳照进蒙古包的日影来计算时间。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据学者考证,从匈奴时代开始,蒙古包就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搭盖。计算时刻最标准的蒙古包应是四个哈那(十四个头)。六十根乌尼(门头上有四根乌尼),门冲东南开,这是当初的规定。根据日光照进套瑙外圈、乌尼头儿、乌尼中间、哈那头儿、哈那中间、被桌、正座垫子、东面垫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时间。根据这种划分的时辰,可以有钟点,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营生。总之,在家的人从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阳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计算时辰从兔(卯)时开始(按现在六点),到鸡(酉)时结束(按现在十八点)。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还是靠看日影过日子的。

由内知外

蒙古包是毡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动静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从事牧业经济,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节,狼和鹰猖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年代,蒙古包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相对农业民族的房屋来说,蒙古包更适合从事牧业经济,有别的居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给你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蒙古包是一个半球体,蒙古包的套瑙开在当顶上,日出日落阳光都能照进来,因此始终敞亮 。蒙古包的圆顶开在上方,烟尘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门口离得很近,空气容易交换。蒙古包里永远有明亮充足的阳光 ,始终洋溢着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气。

其次,蒙古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把毡包的各个部件用精巧的工艺制作出来,使它有着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它像草原上一颗洁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毡包上的花纹更加清晰美丽。蒙古人在制作毡包时,在顶毡、顶棚、围毡的边上,都要用驼毛和马鬃马尾搓成细绳缝上去。在雪白的毡上镶上一条黑边,黑白分明,看起来非常美观。在围毡上箍紧的三条宽大的围绳,与其交叉的六条绳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来。在顶棚和围毡衔接的地方,为了防止风灌进去,用皮条做成吉祥图案,在包顶缠绕一周,是毡包显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纳有云头花纹的毡子或刻着花草的木头,做成墙脚围子。蒙古包的毡子也很讲究,周边纳有各种花纹,中间是吉祥图案和云文图案。蒙古包绣纳的毡门,也格外美丽。门头上的毡子或门框横木,也要绣刻各种花纹,增加美感,包顶的外罩更是占尽风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顶毡。用外罩布苫上顶毡,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从哪个方向看也是莲花瓣、云头花。外罩有红有兰,宛如红莲青莲。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为鲜艳夺目。

包内部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一则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门等做工讲究,架木和苫毡很般配。二则在地面铺满纳绣的毡子,用各种颜色毛线镶出边来,中间绣上云纹和吉祥图案,看起来非常美观。三则蒙古包里的家具,从佛龛开始,到被桌、箱子、竖柜、碗架,无不彩绘刀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坐在这样的蒙古包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蒙古包 - 蒙古包的看盘和下盘

蒙古语说看盘,叫看努图克。努图克的意思,即包括了蒙古包址,也包括营盘、草场、故乡等意思。牧民过去有四个努图克,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轮牧,有四个建包的地方、四个营盘和四块大的草场。现在的看盘,主要是指长久居住的地方---冬营盘或定居点。看盘主要是从气候、水草、疫病、狼害、骚乱等方面考虑,即与经济方式有关系,也与禁忌习惯有关。

冬营地主要是选择芨芨草众多,沙蒿沙竹密集,地形不利于积雪,背风,太阳好的去处。相对封闭的地方,南北有山头、东西有大梁。

选冬营地时,还要选像一个蒙古人铺开袍襟端坐那样的地形,后面是靠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这样的地方,照看牲畜方便,人住下向阳背风,目光远大,心情舒畅。选好草场以后,选包址的时候,如果马在哪里尿了,哪里就最吉利,喇嘛也不用问,就在那里建包。这与蒙古人尚武爱马,视之为战友、宝驹、希望的观念有关。

春天为冬夏之交的游牧,选址不太注意。向阳有草即可。夏营地要选择沙葱、柞檬、冷蒿、山葱、野韭菜等辣草丰富的地方,适合远望的高地。这种地方夏天空气好,少蚊蝇,不怕洪水。

秋营地选择带籽草丰富的地方,山谷或地势低的地方轧盘。因为春秋风大,忌在风口轧盘,地势不能太高。因为地势高的地方草枯的早。

下盘就是建立浩特,也就是建立家园。一般都是圆形的,这是蒙古人自古以来的规矩,称为呼热。游牧的呼热一般不超过二三家。现在一般只是在固定的地盘上放牧,但是呼热的形式还一直保持到今天。

下盘时搭包要分长幼尊卑。长辈或主要的人家在西北或正北搭包。其他人家便在其左翼或两翼往下排列。而且毡包的套瑙横木要和主人的套瑙横木要错开。这是由于尊重长辈或和睦邻里的习惯形成的。这样几户人家就自然形成弓形。车辆排列在东北面,牛练绳在前面三个方向(西南、正南、东南)圈成一个向北的半圆,在其上拴牛,这样两个半圆便合成一个呼热。呼热的中央是卧羊的地方,离包近的地方栓牛犊,还有羊羔的羔棚。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管理牲畜方便,保护幼畜不受侵害。灰倒在西南或东南。蒙古地区风大,且多西北风。这样的布局灰尘不会刮进包内,也对防火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