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级写周报

156 2025-05-04 10:07

向下一级写周报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举措。

以往我们周报,都是自下而上地汇报,员工写领导不写。员工写给总监,总监写给CEO,越写越没人看。但向下一级汇报,意思就是领导把这一周的工作,正式地汇报给自己的下属看。

比如我每周都要写周报,因为我是这家公司CEO,我们公司的每个人都是我的汇报对象,所以每个周五,我都要以周为单位,向全公司汇报我的工作。而我们公司有一个规定,一线员工反而不用写周报,如果你没有下级、你不是一个管理者的话,你可以不写,你只用等着去审查你领导的每周汇报就行了。

这种情况下,周报就变成一种组织的“阑尾”,没用但是存在,没有人愿意做,但好像又不得不做。你看,这不就是管理的浪费吗?

但向有领导向自己的下级写周报,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是向下级汇报,我的下级只有我这一个上级,他们所有人都会非常认真看我的周报。而且我们还加了很多小设计,比如我不仅能看到我领导的周报,我也能看到隔壁部门领导的周报。对于领导者来说,他对待周报的态度就要认真起来了。

因为很简单,对于跨部门的两个领导来说,如果甲领导的下属觉得乙领导的周报写得有水平,那但凡有轮岗机会,这个下属肯定要走的。

同时,因为我要对我的下级汇报,我去证明我多干活就没有意义,因为下属什么都明白。那我就必须要证明我有一些独特的价值,我想了一些你们没有想的事情,而且我就要把我的这些思考,呈现给你。

那这个领导写周报的时候,可能就要想想,我这一周到底干了什么有用的,我干的这些活有没有支持我的下属更好地开展工作。而对下属来说,看这种周报就很爽,有一种老板给我汇报,我要给他批示的感受。

当然你可能好奇,向下一级写周报有用、下级看得认真,这个我们相信。但为什么向下一级写周报,是提升管理者学习力的方法呢?

这其实是一个好的沟通设计。第一个点是倒逼你结构化思考。我们给周报设计了专门的格式,写四个内容:本周工作,下周计划,心得思考和视野情报。

下面,我们来说说怎么写。

第一部分,本周工作,第二部分,下周计划。这些不用教,你可以写得很简短,但我建议你一定要写。

重要的是后面两部分,心得与思考,视野和情报。

如果一个部门领导连续两周没有写这两部分的内容,通常意味着这个管理者出问题了,这是个信号。

要么就是他的状态不好,懒得写;要么就是他的能力有问题了,他已经不能再胜任,给自己的下属担任信息员,或者担任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这样的角色了。

我要告诉你,这个沟通设计不仅仅是个管理学的设计,它是有社会学依据的。

2008年,有一个社会学家写了一篇论文叫《公共人的衰落》,里面有一句话,叫作“自恋是这个社会的新教伦理。”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论你怎么看不惯,人们总是越来越自恋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这个事实是一定的。

而向下一级写周报,就满足了每个人的这种心理。作为一个员工,他会觉得,“我的领导,一到周五晚上,要给我汇报他的工作,他在给我报告他这周的收获,好有掌控感。”

你看,这其实就是通过设计一个机制,来改善团队沟通的感受。从一开始,你都根本不需要把它变成一个强制制度,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CEO,你就先自己一个人干,起到引领作用。但是很快你会发现,这种制度自己会蔓延起来。

而且这个办法,不仅仅是对管理有效,它其实对所有人都有效。所以你也可以记下来,稍微一变形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一个家长,认认真真地去给孩子汇报自己的工作,也是在一点一点地,把你自己的学习示范给孩子看。你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孩子完全听得懂,而且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影响,如果你有孩子的话,你也可以试一试。

从管理的角度,从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目标力的角度来看,“向下级写周报” 都是很好的一件事。

凡是带团队的人,都要在周报中向团队成员汇报自己本周的工作进展。不但包括日常工作,还要同步自己的业务思考和行业观察。

我感觉「向下写周报」可以说是一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建立领导力的典范。一个好的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管理关系,而应该是教练和球员之间的学徒关系。

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应该用管理,管理容易引起反抗,也不容易让员工心服口服的服从公司的领导。

我认为管理者首先是一个称职的教练,一个关注、激励、帮助下属成功的伙伴,否则,既 “管” 不好,也 “理” 不清:“企”,“人” 在上面,“止” 在下面,企业首先要关注 “人” 的成长,否则核心的 “人” 流失,企业的发展也会 “止” 于此。不仅是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是这样。

在任何一家企业,一个好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老师。企业管理者要像教练一样指导、激励他人或者一个团队,通过有效的运行来实现组织目标。

而领导给下属写周报的方式,我感觉就是一种像教练一样指导、激烈团队的一种方式。领导给员工写周报就是以身作则式的指导啊。

这就是给员工说:你看,我作为领导周报是这么写的,我这周工作了哪些内容,决策方式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我作为领导得到了哪些成长?

员工一看,领导原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也应该向领导学习,我也要学习领导的决策方式,通过领导的周报,我也看到了目前公司的情况,一看领导都这么努力,我也应该努力,这样会让员工对领导心服口服,对于领导的决定和指示,员工也更愿意配合,自然,团队协作起来也更加高效。

在这个新时代,员工是企业的雇员,但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的雇主。上一代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安顿一辈子的生活;而现在的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加速。

在这个时代,一家企业想要被更多优秀的员工 “雇佣”,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是你怎么去想方设法激励和管理员工,而是公司得反过来向员工证明自己的价值,怎么才能让员工在你这里得到成长?肯定不是靠命令式的管理,而应该是教练式的管理。

不要试图让公司成为员工的全部,也不要把‘让员工无法离开自己’作为公司的目标,而是要努力铺就员工的职业道路,让员工不愿意离开。

一个好的向下管理方式,可能更容易让员工获得成长,更容易和员工为公司建立起一个好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才是能够留下员工的根本。

这就是给员工说:你看,我作为领导周报是这么写的,我这周工作了哪些内容,决策方式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我作为领导得到了哪些成长?

员工一看,领导原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也应该向领导学习,我也要学习领导的决策方式,通过领导的周报,我也看到了目前公司的情况,一看领导都这么努力,我也应该努力,这样会让员工对领导心服口服,对于领导的决定和指示,员工也更愿意配合,自然,团队协作起来也更加高效。

在这个新时代,员工是企业的雇员,但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的雇主。上一代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安顿一辈子的生活;而现在的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加速。

在这个时代,一家企业想要被更多优秀的员工 “雇佣”,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是你怎么去想方设法激励和管理员工,而是公司得反过来向员工证明自己的价值,怎么才能让员工在你这里得到成长?肯定不是靠命令式的管理,而应该是教练式的管理。

不要试图让公司成为员工的全部,也不要把‘让员工无法离开自己’作为公司的目标,而是要努力铺就员工的职业道路,让员工不愿意离开。

一个好的向下管理方式,可能更容易让员工获得成长,更容易和员工为公司建立起一个好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才是能够留下员工的根本。

<<<得到+非著名程序员 学习笔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