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作文书包的故事
平时没有养成好习惯的我听到妈妈要给我买书包,我高兴极了,但是妈妈给了买了书包后却没有立刻给我,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狡猾的说:“到时候再给你”,于是我就等啊等,黄花菜都凉了,那个新书包还没有给我。
终于有一天,妈妈把那个漂亮的书包给了我,然后对我说:“天天,你知道为什么我不马上给你吗?你啊!平时也不爱惜自己的东西,如果马上就满足了你,你肯定过一两天你就把这个书包扔到一边去了,所以让你知道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妈妈送我的书包到现在我还好好的保存着,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东西一定要珍惜。所以这个书包一定会跟随我上二年级、上三年级、四年级……
二、有关于书包的故事嘛
书 包 的 故 事
暑假就要结束,新学期快开始了。晓晓得到了小姨送的一个新书包,是她盼望已久的一个带拉杆的书包。
晓晓欢呼雀跃,爱不释手地摆弄着书包,妈妈虽然觉得旧书包还能用,这个拉杆书包也有些重,但想到这是妹妹的一片心意,也就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上学期用的文具盒放在她的书桌上,转身洗衣服去了。
妈妈一边洗衣服,一边听到晓晓在兴奋地和家里人说着话。突然,听到孩子说:「这个文具盒太旧了,我想换个新的。」而姥爷随口答应着:「行,给你买个新的。」
妈妈一听,心中一紧,提起了警觉,连忙擦擦手上的肥皂沫,走出去笑着对晓晓说:「看来我担心的没错。」晓晓有点不明白,紧接着,妈妈又说:「还记得《弟子规》课上老师讲的纣王的故事吗?我也给你讲个关于纣王的事。」晓晓听了很高兴,赶快跑过来听故事。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老人,名叫箕子,他是纣王的亲戚,帮助纣王治理国家。有一天,箕子悲哀地回到家中,坐在那里摇头叹息。身边的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叹气,箕子说:今天大王收到了一双象牙雕的筷子。
大家觉得箕子过于忧虑,不以为然地说:大王富有四海,一双筷子算得了什么?
箕子却说:大王用象牙筷子吃饭,肯定不能配陶土做的碗、盆,要配犀牛角做的碗,白玉雕刻的杯子。用犀牛角的碗,肯定不能盛粗粮野菜,要装上山珍海味。吃的是山珍海味,就不肯穿粗布短衣,住茅草盖的房屋,一定要穿绫罗绸缎,住富丽堂皇的宫殿,出门要坐最豪华的马车。
宫殿盖好了,又想在里面摆上奇珍异宝。国内的宝贝搜罗完了,又要到国外去找。
做这些事都需要非常多的钱财和人力,纣王从哪里得到呢?
肯定要从老百姓那里搜刮,当老百姓穷得活不下去了,就会起来把纣王推翻。你想,纣王因为贪心,得到的下场是多么惨啊!
晓晓听到这里,说:「想起来了。老师给我们讲过,后来纣王穿着他的宝衣,带着妃子,在鹿台把自己烧死了。」
「是啊,欲是深渊。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知足才能常乐。就像你得到这个新书包,本来很快乐,现在却觉得文具盒不配套,要买新的,新文具盒里又要装高级的文具,最后总感到不满足,这就像童话《渔夫与金鱼》里面那个贪心的老太婆啦。」
「哈哈哈,我才不要呢。」晓晓有点不好意思,很愉快地接受了建议,继续使用旧文具盒,并且把旧书包洗干净收了起来。
没想到几天以后,晓晓又背上旧书包上学去了。原来,去学校的路上要经过好几处上下台阶,需要拖着拉杆书包上上下下,很耽误时间。她每天上学都急急忙忙的,像去赶火车。而且,新学期教室在四楼,拉杆书包比原来的书包重两斤,背着上下楼并不轻松。看来,外表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
在家庭生活中,这些看似平常但又很重要的点滴小事,教给我们「慎于始」的态度。从日常的小事开始,帮助孩子养成克己、敬物的性格。家庭,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最好的学校。
三、我和书包的故事 作文
童年,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无论甜蜜还是苦涩,都是难以磨灭和忘怀的。
1975年,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上学的事。1982年,我到了上学的年龄。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母亲早早地催促我起床,给我换上了一身新衣裳,并把一个崭新的布书包挎在我的肩膀上,“孩子,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母亲一边怜爱地为我整理着装束,一边对我再三叮嘱。我用力地点点头,拍拍书包自信地对母亲说:“娘,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兴奋和喜悦。我知道,为了给我做书包,母亲拿出了她那块一直压箱底的布料。
那时的学习用品也很简单,只有两个练习本,一个薄铁皮文具盒,文具盒里装着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把小刀,就是这么简单的书包和文具,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五年的学习时光。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又拥有了一个新书包。那一年,一位随父母从城里返乡的孩子背回来一个帆布书包。那个书包分为两层,一层放书本,一层放文具,这个既漂亮又时髦的书包惹得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直眼馋,那段时间拥有那样的一个书包,成了我最强烈的愿望。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987年秋天,我家的棉花获得了大丰收,卖棉花钱,减去各项开支,还剩下不小的一笔节余,父母喜上眉梢,盘算着去县城添置几件家具,顺便再为我们兄弟仨买点东西。当我吞吞吐吐地说要一个书包时,父母竟爽快地答应了。那一天,父母从县城一下子买回三个漂亮的书包,我们兄弟仨一人一个。那阵子,我们兄弟仨背着新书包上学的情景在村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当然,我们心中的那种自豪劲更是不必说。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三农”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看现在的农村,真可谓日新月异,农民手里有钱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像城里一样,现在的农村也办起了幼儿园,大街上再也看不到昔日的 “野孩子”。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放学的孩子们背着各式各样漂亮时尚的书包整齐有序地走出校园,令我感慨万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